原标题:黄百韬遗体解放区被盗运回南京,妻子出钱,最后葬在名将墓旁
1948年,决定国家战略布局的淮海战役打响。粟裕决定在徐蚌战场与国民党精锐作战,将其彻底歼灭,为民族解放打下基础。
而苏宇的第一个目标,就是国军悍将黄百韬。无论是黄百韬本人,还是徐州剿灭国军的总司令刘智,还是蒋介石,都看不出我军的真实意图。
经过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行动,我军主力终于将黄百韬围困在碾庄。经过11天的激战,解放军终于将黄百韬率领的第7兵团全歼,共计敌军12万人。
最终,黄百韬死在了逃亡途中。关于黄百涛之死,有两种说法。一种是黄百涛死于我军的流弹,一种是黄百涛饮弹自尽。
分析各种材料后,大家认为黄百涛自杀的说法更为可信,而这一说法来自与他一起逃亡的另一人,即25军副司令员杨廷炎。
碾庄防线被我军攻破后,黄百韬下令解散,单兵突围。他的手下不是被我军杀死就是被我军俘虏,有几个侥幸逃脱了。
杨庭彦对黄百涛比较忠心,他安排自己和黄百涛换上普通军服,希翼趁乱南逃。
黄百韬当时年近五十,多年征战沙场,让他浑身是伤。越跑越累,一想到自己几十年的心血,竟然在短短十天时间化为灰烬,心中的苦楚难以释怀。
两人没跑多远,就找了一处隐蔽的地方休息。这时,黄百涛说出了自己的“三个不解”。第一,他为什么傻到在新安镇等四十四军两天。
第二,在新安镇等了那么久,为什么不在运河上修一些浮桥呢?以至于过了三天才过河。
第三,李密既然要东救七军,为什么不在曹八冀掩护西退呢?
问完这三个灵魂问题,黄百涛终于认命了。他想着自己这老弱病残的身体无论如何也逃不掉,被解放军俘虏还不如死了。
于是他给杨庭妍看了一个小铜牌,上面写着“宾客通行证”四个字,背面是数字“十七”。
黄百涛告诉他,这张宾客证是蒋介石亲自发给他的。有了这张卡,他就可以自由进出总统府,不用审问。 17表示他排在第17位,可见蒋介石对他的看重程度。
趁着杨婷妍不注意,黄百涛喝弹自杀了。杨婷妍看着眼前的老军官自尽。一想到一代英雄会落得如此下场,他就忍不住痛哭起来。
于是杨婷妍将黄百涛葬在那里。
为了日后能够指认黄百涛的尸体,杨婷妍把客人卡放在了黄百涛的上衣口袋里作为证据。
杨庭妍埋葬黄百涛后,想继续南逃,却在途中不慎扭伤了脚。他在不远处被解放军抓获。因身穿军装,解放军将他与其他犯人一起关押。
杨婷妍很聪明。他知道解放军优待俘虏,照顾好伤兵。于是他找到看守他们的解放军班长,说自己是本地人,半年前被国民党抓了,家里就他一个男的,求军官放过他们。他回家。他的脚受了重伤,不能跟着部队走,还得请人帮忙,很是麻烦。
解放军班长也是新兵,经验不多,看不出杨婷妍的破绽,就跟他说,如果他真想回家,解放军也不会强留。还问要不要派人去接他回去。杨婷妍说自己认得路,休息一会就可以回去了。
于是解放军就把杨廷炎留在原地,不理他了。
解放军离开后,杨婷艳一瘸一拐地来到附近的村庄。他看见一户人家冒烟,就敲门磕了几个头,讨饭吃。
这房子的主人是陈文姬。这时,家里只有他老婆在做饭。她见他可怜,就离开了他。回家后,陈文骥同情这些士兵,让他留在家里。
三天后,杨庭妍的脚伤已经不重了,便向陈文姬借了衣服,离开了陈文姬的家。临行前,杨庭妍向陈文骥提到了离村子不远的芦苇荡,告诉他哥哥就葬在那里,现在的土还是新的。要是想麻烦他常去看看,做个记号,他以后要么回来搬坟,要么回来扫墓。陈文霁说是小事,放心就好。
穿着农民的衣服,一路吃饱睡足,杨庭妍终于回到了南京。他先是找到了自己的老上司顾竹桐,将黄百涛被围攻自杀的事情说了出来。
随后顾祝同将情况转告蒋介石,并安排杨廷琰去温州汇报的新工作。
蒋介石对黄百韬的战死深感痛惜。虽然不是他的嫡系黄埔后代,但在危难关头还能舍己为仁,为国捐躯,是真正的忠臣。比起那些只知道在战场上逃命的黄埔学子,他们要强一百倍。蒋介石更是喊着要把黄百涛的遗体带回去。当然,这只是一时的激动。当时,没有人敢冒险去解放区。
杨廷炎接受新任务后,调往上海,前往温州。他之所以要调去上海,是因为黄百涛的家人此时住在上海,他要去报丧事。
几天后,杨婷妍来到上海黄百涛的家中,见到了黄的妻子,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她,并请她吊唁。
黄百涛的妻子虽然早有预料到最坏的结果,但在黄百涛自杀被证实的那一刻,还是忍不住痛哭了一场。
当时,黄百韬的副官李文正也是黄百韬在黄氏的忠臣。黄妻哭完后,希翼杨婷妍能把黄百涛的尸体找回来。
杨廷炎表示,自己已经接受了国防部的新任命,必须马上赶往温州,没有办法去蚌埠。
黄百涛的妻子只好求助于李文正。此时的李文正既心疼黄百涛,又心疼这孤儿寡妇,毫不犹豫的答应了。
杨庭彦将黄百韬的葬地大致描述了一遍,然后告诉他可以先去碾庄附近的村子里找一个叫陈文济的人。比方说那里埋着一个国军大哥,他弟弟委托你搬坟,自然会带你去找。
杨婷妍走后,黄百涛的同学张金叶来黄家看望,正好碰到李文正。得知此事后,张谨业第一时间表示要和李文正一起去蚌埠,把黄百涛的遗体抬回来。
当时,在徐州国共两党激战的时候,这两个人的胆子还真是不小。两人商量后决定,乔装潜入五河县城,带着钱去找陈文姬。
当时虽然战事激烈,但五河却比较平静。这里已经不是双方争夺的焦点,主力也不在附近。
国共军队在五河县的一条大河两岸对峙。他们绕过部队驻地,一路打听,找到了陈文姬的家。
陈文姬看到两人,也是很是意外。他想,就算家里要人搬坟,也得等到战乱结束,天下太平,至少几年。
却没想到,不到半个月,家里就有人来了。看来埋在地下的那个不简单。陈文骥既然是受人之托,自然要信守承诺,举手之劳也就罢了。
李文正和张谨业十分感谢陈文济,给了他一笔钱,委托他帮忙买一口好棺材。
陈文济和他的儿子陈明远带着他们来到埋葬黄百涛的芦苇荡。杨庭妍走后,陈文骥居然来了,看到了埋葬的痕迹,便在那里做了记号。当时已经下雪了,如果不是陈文姬,李文正他们还真的找不到。
黄百涛于11月22日持枪自杀。当时天气已经很冷,下葬没多久,土就结冰了。
陈文济父子砍下芦苇,放在坟上生火。大火把土烧掉后,他们把黄百涛的尸体挖了出来。
虽然当时天气很冷,但黄百涛直接被埋在了地下,连张席都没有,脸上的皮肤直接与泥土接触,身体已经开始腐烂了。
李文正和张谨野一时间也分不清这人是不是黄百涛,何况他当时还穿着一身军装。李文正想到了杨婷妍说的那张宾客卡。
于是他在上衣口袋里找到了铜牌。李文正认出了那张编号为17的客人卡,所以他确定那是黄百涛的尸体。随后,两人跪在黄某身边痛哭了一阵,最后才将其放入棺材。 .
陈文骥为他们雇了一辆驴车,并告诉他们渡河渡口的路。过河后国军在境内,但路上有解放军的卢卡斯,要小心。
李文正和张谨业有些紧张。来的路上他们就被审讯过,不过张谨野是徐州人,对这里很熟悉,口音也差不多,所以安全无虞。
可现在他们抬的是一口棺材,棺材里是国军名将黄百韬。他们或许逃不掉,但也没有别的办法,必须尽快渡河,所以他们也只好硬着头皮上了。
张谨业告诉李文正,不用担心。黄百涛的身体已经变成了这个样子。连大家都认不出来,何况是解放军。只要大家什么都不说就好了。
路上,车夫告诉他们渡口不远,解放军的卢卡号就在渡口前,过河也不贵,棺材只要四个人。
在到达渡口之前,他确实受到了解放军的审讯。张谨业说他哥哥在棺材里。战死于淮海战场。
审讯的解放军将领半信半疑,打开棺材查看。打开棺材盖,一股浓浓的尸体气味扑面而来。里面的人至少已经死了十天了。
负责检查的解放军年轻。见棺材里没有其他物品,两人也没有枪,便让他们过去了。
到了渡口后,两人叫来摆渡人帮忙将灵柩抬上船,并感谢他渡河。
这个船夫常年在这条河上摆渡,结识了很多人。他一眼就看出,这两个人不简单。敢在这动荡的年代来到两军阵前运送尸体,那棺材肯定是个大人物。
棺材搬到船上的时候,船夫把两人打了一顿,船夫也不隐瞒,直接说这棺材肯定是国军的大人物。
也可以过河,但需要多付钱,否则请收回。然后他指着前方不远处的解放军检查站说,解放军很热情,不行就找他们帮忙。
李文正和张锦叶一听船夫的话,气得他们已经克服了前面的种种艰难险阻,这事马上就结束了,你这个小鬼子还敢出来拦路。
两人身上没带枪,不然早就拿枪指着他的脑门了,不过现在不是动怒的时候,还是先过河好。
李文正从口袋里掏出十块钱和两支好烟递给船夫,叮嘱他着急不带了,这些先收下吧。我有朋友在河对岸的国军军营。过了河,你就跟我走吧。我到哪里去弄更多的钱给你加倍?你怎么认为?
船夫看到十块钱的海洋就已经很高兴了,听说还可以翻倍,一口答应,马上开船,很快就把他们送到了对岸。
上岸后,李文正让船夫帮忙把棺材抬到军营,去的时候给了钱,船夫果然跟了上去。
有这么一个词叫“李令志昏”,这个船夫一眼就看出两人和棺材的异样,可见他是个有心人,阅历丰富,非常聪明。
但是当他看到这些钱的时候,他就忘记了所有应该有的警惕。国军营房在哪里?
到了国军营房后,张锦叶拿出事先藏好的军官身份证,让军营电讯组核实身份。他的军衔不低,所以得到了守备长的礼遇。
李文正安排好黄百韬的灵柩后,召来数名国军士兵,将船夫打倒在地,狠狠修理。他的钱和香烟也被搜查并分发给士兵。向上。
船夫被打得鼻青脸肿。这一刻,他终于明白,这门课的学费是不少的。
他们还通过驻军电台向南京国防部作了汇报。南京大喜,命他们尽快将黄百韬的遗体运回南京。
到了国民党控制区后,李文正和张锦业的行动就轻松多了。他们直接从军营里借了一辆卡车装棺材,在士兵的护送下直奔南京。
国防部派高级将领亲自用军舰将黄百韬遗体运回南京。不久,蒋介石命国防部副参谋长林伟代表总统主持黄百韬公开追悼会,并追授黄百韬陆军第二上将军衔。 .
至此,黄百涛尸体被偷运回南京的过程算是结束了。
这件事对我军来说也是个好消息,因为在碾庄破防之后,我军一直在寻找黄百韬的下落。据犯人供述,黄百涛是被杨婷妍押走的。
此后两人下落不明,所以当时大家认为黄百涛可能逃回了南京。这也是碾庄之战的一大遗憾。
可是没过多久,南京就传来了黄百涛追悼会的消息,黄百涛的遗体已经被运回了南京。这说明黄百韬死于碾庄之战,算是大获全胜。
至于黄百涛的身体?人都死了,为什么要丢人现眼?落叶归根,是人之常情。
黄百韬追悼会结束后,解放军已经逼近长江防线,南京已经慌了。虽然国防部承诺会为黄百涛选择一个好的安葬地点,但是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人去做。
黄百涛的妻子知道,如果总统不能保护自己,谁会管他们的事,便托人自费将黄百涛葬在了明代开国名将李文忠的墓旁。 .
一代名将黄百韬的墓地,至今还在李文忠墓旁边。 2004年,黄百涛的儿子黄小贤来南京给父亲扫墓。
黄百韬公开追悼会后,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我党,对于黄百韬的遗体是如何被偷运到南京的,一直没有明确的交代。
直到1983年,陈文骥的儿子陈明远讲述了这个故事,人们才知道淮海之战的这个小插曲!
我是时海幻影,关注我,喜欢历史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
编辑:
温馨提示 :注: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,不要轻信任何,后果自负,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。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,请给大家来信,大家会及时处理和回复。
原文地址 亚美体育·(中国)官方网站http://wuq.qingdaohuiquan.cn。